一、车展盛况:规模与创新齐飞,智能化成绝对焦点
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以“拥抱创新 共赢未来”为主题,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,吸引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企业参展,规模再创新高110。本届车展首次将展期延伸至“五一”假期,并举办“全球汽车领袖圆桌会议”及近20场行业论坛,聚焦半导体、汽车出海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等议题,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革新的风向标。
核心看点:
百款全球首发车型竞逐智能化赛道
小米汽车首款电动SUV“YU7”、腾势全新跑车、宝马“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”等重磅车型首发,覆盖豪华、性能、智能与可持续出行四大领域710。比亚迪携“天神之眼”驾驶辅助系统及第五代DM插混技术,推动智能网联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市场。
L4级自动驾驶量产化元年开启
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全球首秀,硬件成本较前代下降70%,搭载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及自研“世界模型”,已实现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全无人运营,日均订单量超15单29。华为、特斯拉、百度等企业亦展示城市级自动驾驶方案,但小马智行凭借“平台化适配”和“三款量产车型”成为焦点。
供应链技术升级引爆行业变革
激光雷达价格降至千元级,单车搭载量增至3颗以上;车载摄像头从平均4-6颗升级至11-12颗,前视像素突破8M46。地平线、华为、Momenta等企业通过芯片与算法协同,推动L2+辅助驾驶渗透率达65%。
二、技术热点:从“智能终端”到“移动空间”的范式革命
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智能网联汽车定义为“新一代智能终端”,标志着汽车从工具向“第三生活空间”的转型。
突破性技术展示:
AI大模型重塑驾驶体验
比亚迪、吉利等自主品牌接入DeepSeek大模型,实现自然语言交互与复杂场景决策;宝马“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”整合AI引擎,推出“用车专家”和“出行伴侣”功能,覆盖中国用户五大高频场景。
无高精地图自动驾驶方案成熟
小马智行自研BEV感知算法,仅凭导航地图即可实现城市NOA功能,打破高精地图依赖桎梏;特斯拉则以纯视觉方案挑战多传感器融合路线,技术路径分化加剧行业竞争36。
绿色能源与高性能并行
宝马大圆柱电池技术提升能量密度,小米“YU7”续航突破820公里;比亚迪水平对置发动机技术剑指高端性能市场,展现中国品牌技术自信。
三、小马智行展台:虚实共生的“未来出行实验室”
在5.2H馆内,小马智行联合欧马腾会展打造“向新而行”主题展台,以科技互动重新定义观展体验。
展台亮点解析:
混合现实(MR)技术赋能感知可视化
观众可通过MR设备“透视”自动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与摄像头数据流,实时观察系统如何解析“鬼探头”等复杂场景,并通过冗余机制实现紧急避让。
动态投影与实车联动演示
三款量产Robotaxi(丰田铂智4X、北汽极狐T5、广汽埃安霸王龙)配合动态投影,模拟从昆仑山口高寒测试到城市拥堵路况的全场景适应能力,观众可触控调取传感器数据,直观理解决策逻辑。
AI仿真平台与生态沙盘
搭载“PonyWorld世界模型”的仿真平台支持自定义极端天气,观众可参与系统迭代训练;沙盘则呈现Robotaxi与智慧交通信号灯、充电桩的协同网络,勾勒未来城市蓝图。
四、欧马腾会展:数字化展陈的“隐形推手”
作为小马智行的展台搭建商,欧马腾会展凭借“云上会展”技术积累,将线下体验与线上交互深度融合。
核心能力解读:
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
基于阿里云的三维建模技术,欧马腾为展台设计“云上后台”,支持实时数据更新与多端同步,未到场观众可通过APP远程操控机器人探索展车细节。
游戏化叙事提升参与感
通过“安全冗余挑战”等互动游戏,将技术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叙事,用户完成挑战后可解锁技术白皮书,强化品牌专业形象。
绿色可持续实践
采用模块化搭建与可回收材料,减少70%布展垃圾,呼应车展“低碳化”主题,同时通过节能LED与智能温控系统降低能耗。
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产品的秀场,更是智能化生态的试验田。小马智行以L4级量产技术宣告自动驾驶商业化拐点的到来,而欧马腾会展则通过数字化展台设计,将晦涩的技术语言转化为公众可触摸的未来。二者的合作,既为行业树立“技术平权”标杆,亦为会展业探索出“虚实共生”的创新范式。
未来展望:随着Robotaxi车队规模突破千台,技术与运营成本的“剪刀差”效应将加速显现。而会展业的数字化革命,或将催生更多跨场景、跨产业的协作模式,推动汽车从“移动工具”向“智慧生态”的终极进化。
热门词:技术,驾驶,汽车,小马,智能,智行